《邹容》,此词条收录于12/18,仅供参考
邹容(1885年—1905年4月3日),原名桂文,字威丹、蔚丹、绍陶,留学日本时改名邹容。祖籍湖北麻城县孝感乡,出生于四川巴县(今重庆市渝中区)的一个商业资本家家庭,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。
1891年邹容应巴县童子试,因愤于考题生僻而罢考离场,后从父命入重庆经书书院,因蔑视旧学而被开除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,邹容赴成都投考留日官费生,因思想倾向维新,临行时被取消资格,遂决计自费赴日留学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秋到东京同文书院学习,并于次年始撰《革命军》初稿,该书由章太炎作序,在《苏报》发表了序言,并于当年5月在上海出版发行。1903年6月《苏报》案发生后,邹容于7月1日至巡捕房投案,被囚于租界监狱,在监狱监禁两年后不堪折磨致病。1905年4月3日死于狱中。1912年3月29日,经孙中山批准,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大将军。遗著辑有《邹容文集》。
邹容是辛亥革命前重要的革命家,在孙中山之前基本确立三民主义的框架,是系统阐述民主革命思想的第一人。孙中山评价:“邹容在全体国民都醉生梦死的时候,独独能著书立说,鼓舞人心……告慰忠魂,使之能永垂不朽。”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